录取通知书,是新生与平院跨越山海的首份约定。它不仅承载着莘莘学子寒窗苦读的青春梦想,更凝聚着学校六十余载办学历史的深厚底蕴,是传递平院温度、彰显平院特色的“首张名片”。为让这份“初见之礼”真正成为连接学校与新生的情感纽带,特举办本次2026级新生录取通知书设计大赛。
一、大赛主题
平院风华凝尺素 一纸华章启征程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
承办单位:平顶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三、参赛对象
平顶山学院全体在校师生,均可以个人或团队(团队人数不超过3人)形式参赛。
四、活动安排
征集时间:2025年10月14日—2025年11月10日
五、设计作品要求
(一)内容要求
设计需紧扣学校特色,杜绝泛化表达,可通过视觉符号、文字内容或互动设计,向新生传递“欢迎回家”的温暖心意。设计可从校徽、校训(“厚德、博学、求是、创新”)、标志性建筑(如图书馆、行政楼、尧山实验室、北大门、南大门及扇形广场等)、专属色彩体系等核心元素切入,经提炼与重构,让“平院基因”成为作品的鲜明标签。
参赛作品须为本人或团队的原创设计成果,每份作品均需附带设计理念及说明,且需提交完整参赛作品一件。
作品形式不局限于单面或正反面设计,鼓励探索折页式、立体式等多元创新形式,但需充分兼顾后期印刷的可实现性,确保设计方案具备落地基础。
(二)设计要求
作品页面布局与文字排版可采用横向或纵向设计,样式可选择折页式或其他创意样式。为便于后期打印制作与邮寄,作品尺寸宜参照A4纸规格(210mm×297mm)设计。
参赛者须妥善保留设计底稿文件,设计图一经提交,主办方不予退还,请自行做好备份。
录取通知书设计需包含封皮与内芯两部分:
封皮:必须包含校名、校徽、校训、“本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字样及“录取通知书”字样(校徽等标识的呈现颜色与排版可根据设计风格调整);
内芯:正文部分需预留充足空间,用于打印新生录取信息(通常包括:姓名、考生号、录取院系、录取专业、报到时间、校长签名及盖章位置等)。
(三)投稿要求
1.投稿方式:参赛作品等电子材料于11月10日前,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电子邮箱1342725506@qq.com。邮件主题以“参赛作品名称+姓名+联系方式”格式命名;压缩包内每一个文件均以“参赛作品名称+姓名+联系方式”的方式命名。
纸质材料于11月10日交至艺术楼A312视觉传达教研室。
作品由个人或团队直接提交,不再经所在学院汇总。
2.提交内容包括:
(1)设计作品一份。
(2)设计作品源文件。
(3)创作理念及说明(纸质版和电子版均需提供,其中纸质版需由作者签名)。
(4)报名表、承诺书。
六、评审流程
专家初评:由招生就业处组织设计领域专家、学校相关部门代表组成评审组,从作品的“平院特色彰显度”、“创意与美学表现”、“情感传递与实用性”、“印刷可行性”等四大维度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专业评审。
网络投票:通过初评的作品将统一发布于“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微信公众平台,开启为期5天的网络投票,接受全校师生及社会公众的投票评选。
综合评定:最终成绩按“专家评审占70%、网络投票占30%”的比例综合计算,评选结果将在学校官方平台进行公示,确保评审过程公平、公正、公开
七、奖项设置
本次活动奖项设置如下,所有奖品仅授予团队负责人,荣誉证书则发放至团队全体成员,具体明细如下:
一等奖:1名,小米运动手表1块及荣誉证书。
二等奖:3名,大疆手机云台稳定器1台及荣誉证书。
三等奖:5名,华为运动手环1个及荣誉证书。
优秀奖:15名,纪念品1份及荣誉证书。
八、其他说明
1.参赛作品必须保证为原创作品并确认拥有作品的完整著作权,无仿冒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若涉及侵权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并承担第三方以学校使用参赛作品为由向学校主张权利而导致学校遭受的损失。参赛作品本身存在抄袭、借用等侵权行为,将取消作品参赛资格。
2.作品必须未以任何形式公开发表过,若作品曾参加过其他比赛或被第三方使用的设计方案不得参赛。
3.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在颁发相应奖项后,学校有权对设计作品进行修改和使用。
4.获奖作品的作者需将参赛作品的psd、ai、PDF等格式的设计原稿等素材提供给学校,且不得将该作品用于其他任何用途。
5.所有参赛作品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学校的全部规章制度。
6.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所有。
九、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泽梅 郑泽田 李焦佳婷
联系电话:16663796481(微信同号)17395281980(微信同号)
地 址: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教研室A312
2025年10月14日
2026录取通知书设计报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