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学院举行2025年校级人工智能教改专项研究成果推广会

作者:时间:2025-09-19点击数:

9月18日,艺术设计学院举行2025年校级人工智能教改专项研究成果推广会,2025年校级人工智能教改专项立项人刘斐、董翎老师进行了成果汇报,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

刘斐老师带领团队,联合河南理工大学芦碧波教授团队,依托2025年校级人工智能教改专项项目 “人工智能赋能书法通识教育课程创新建设研究”,历经多轮研发与优化,成功构建 “临摹镜鉴” 图像智能识别与辅助诊断系统。该系统以数字图像处理与深度学习为核心技术支撑,创新性地采用U-Net - ResNet50_vd 分割模型与 IoU 评分算法,打造出一套可实现 “上传—分割—对齐—评分—反馈”5 秒级闭环的百分制书法临摹评分体系。目前,“临摹镜鉴”系统已搭建 Web 端原型,采用 Vue3 + Canvas 可视化前端、Django RESTful API 服务层、PaddleInference C++ 预测库等技术架构,实现轻量便捷的云端部署。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学生通过拍照上传临摹作品,系统便能自动完成智能识别与辅助诊断,及时提供精准纠错反馈;教师则可借助系统批量处理作业,大幅减轻批改负担,提升教学效率。该系统不仅有效解决了传统书法教学的痛点,更构建起 “反馈驱动学习” 的全新教学模式,助力书法教育实现从“经验化”向“数据化”“智能化”的转型。推广会上,刘斐老师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研发背景、技术原理、实验成果及应用价值,并现场演示系统操作流程。当参会人员看到系统仅用数秒便完成临摹作品的评分与差异分析,清晰标注出多笔、缺失等问题时,纷纷对系统的高效性与精准性表示赞赏。不少参会教师表示,“临摹镜鉴”系统为书法教学提供了全新工具,有望破解教学中的实际难题,推动书法通识教育课程创新发展。

董翎老师的“人工智能在美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项目自 2025年4月启动以来,聚焦传统美术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时空局限、教学设计依赖经验、评价方式单一等痛点,组建专项团队展开攻关。经过半年系统研发与实践,项目取得多项成果。在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上,项目团队联合技术企业,依托学校数字媒体技术实验室与虚拟仿真实验室,利用 VR 虚拟实验室与 AR 移动端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的提高美术学教学实践能力。组建院校导师、实习单位教师、美术教育专家组成的评价团队,将多方反馈纳入评估,重点关注跨学科美育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将美术与其他学科、地方文化资源深度融合。

此次成果展示,是艺术设计学院深入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的重要成果,也是学校落实“AI+传统文化”战略的生动实践。未来,学院将进一步优化系统功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教育数字化升级注入新活力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平顶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地址:平顶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A225办公室  邮政编码:467000  邮箱:yssjxy@pdsu.edu.cn 电话:0375-2077221(党政办公室)